地面瓷砖做法

地面瓷砖的铺贴方法主要分为干铺和湿铺两种,以下是详细的铺贴步骤和注意事项:

干铺法

基层处理

清扫地面,确保无尘土、杂物,处理空鼓、开裂及起砂等缺陷。

湿润基层,避免瓷砖背面吸走水分影响粘结力。

弹线找垂直线

贴瓷砖前需事先找好垂直线,以此为基准铺贴的瓷砖高低均匀、垂直美观。

弹出标高控制线,在地面弹出十字线,控制地砖分隔尺寸。

预铺

挑选符合设计要求的瓷砖,进行预排,确保同一房间内横向纵向半块砖不超过一行,且半块砖应留在将来要放家具的一边或不显眼的地方。

调整尺寸、色彩、纹理误差,直至达到最佳效果。

砂浆搅拌

使用1:3的干硬性水泥砂浆,砂浆厚度约为20mm。

在基层上均匀涂抹砂浆,确保涂抹厚度适中。

铺贴

在地砖背面湿润,正面保持干燥。

在地砖背面全抹一层1:3的砂浆,作为粘合层,厚度不低于1cm,涂抹均匀。

将地砖平放在涂有胶的地方,用橡皮锤轻轻敲打,使其牢固地粘在基层上。

使用水平尺和直角尺检查瓷砖的水平和垂直度,及时调整。

留出缝隙

瓷砖铺设时,要预留出适当的缝隙,这些缝隙将在之后用填缝剂填充。

勾缝

地砖铺完后24小时进行清理勾缝,勾缝前应先将地砖缝隙内杂质擦净。

湿铺法

基层处理

确保混凝土楼地面光滑,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5-10毫米,间距30毫米左右。

清理表面残留的砂浆、尘土、油渍等,并用水冲洗地面。

基层找平

根据楼地面设计标高,用1:2.5体积比的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基层。

在基层表面均匀抹素水泥浆一遍,增加粘结度。

弹线定位

以房间中心点为原点,弹出相互重叠的定位线,注意门口处不应出现非整砖。

设置地面标准高度面

较小房间做丁字形,较大房间做十字形,贴两行地砖。

铺设地面砖

在底层先撒上一层水泥,再洒水铺地砖,水泥浆应饱满地抹于地面砖的背面。

使用橡皮锤敲定,一边铺贴,一边校正水平。

养护

铺贴完24小时后洒水养护4天,期间不得上人。

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地板砖的铺设温度最好应高于10℃以上,铺设前将地板砖正面朝下放置24小时以上,使地板砖温度与室温相同。

材料选择: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确保砂浆的标号和强度符合要求。

勾缝处理:勾缝前应先将地砖缝隙内杂质擦净,使用专门的填缝剂填充,确保缝格平直、接缝高低差及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铺贴方法。干铺法适用于较大尺寸的瓷砖,能够避免气泡和空鼓现象;湿铺法操作简易,适合家庭装修。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确保基层处理干净、砂浆涂抹均匀、地砖铺贴平整,以保证地面瓷砖的铺设质量和美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