幌子做法
幌子,又名“望子”,是我国古时店铺用来招引顾客的布招,也就是用布缀于竿头,悬在店门口,作为商业的标志以招引顾客。具体做法如下:
货物作招幌
卖粽子的立一竹杆,杆上有眼,将数个粽子插在竹杆上。
卖糖葫芦的将糖葫芦插在用木棍、麦秸绑成的把子上。
卖酒的店铺在门口悬挂一壶酒。
卖炭的则悬挂一支炭。
有些店铺不便把实物当幌子,便制成模型,摆放在门前或悬挂在门口两侧。
器皿工具作招幌
卖茶的将茶炉子支在门外棚下,桌案上摆放茶壶、茶碗。
打铁的将炉子、风箱、砧子置于门外,并摆放打制的锄头,镰刀、抓钩等。
磨香油的在门外晃油。
饭馆将炉灶设在门外,边炒边卖。
买狗的带着狗套子。
文字或绘图展示
有些店铺会用文字展示自己所卖货物,他们用汉、满、蒙、回、藏等文字,刻在木牌上,用以展示店内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