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飞檐结构做法
古建飞檐结构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设计规划
首先,需要根据古建筑的设计图纸和规划要求确定飞檐和翘角的位置、形状和尺寸。这一步骤是确保飞檐结构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
基础施工
在建筑的顶部或墙面上进行基础施工,如铺设木樑、石料等,以支撑后续的飞檐和翘角。这一步骤是确保飞檐结构稳固的关键。
制作檐口
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檐口。檐口通常使用木材或石料,按照设计的形状和尺寸加工成合适的形状,并通过榫卯或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在基础上。
安装飞檐
将制作好的飞檐安装在檐口上,通常使用钉子或螺栓等固定在檐口上,确保牢固可靠。这一步骤是确保飞檐结构在外观上平整、美观的关键。
制作翘角
根据设计要求,在飞檐的一端或多个端点制作翘角。翘角同样使用木材或石料,按照设计的形状和尺寸加工成合适的形状,并通过榫卯或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在飞檐上。
防水处理
为了防止雨水渗透,需要对飞檐和翘角进行防水处理,可使用防水涂料或其他防水材料进行覆盖。同时,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确保施工质量和建筑的稳固性。
此外,飞檐结构的施工还涉及到一些特殊的工艺和技巧,例如:
老角梁上安仔角梁:在屋角处的角梁断面高度为椽高的三倍左右,椽和角梁的下端都搭在檐檩上。为使角椽上皮逐渐抬高到与角梁上皮相平,以便铺望板,在屋角处正侧两面的檩上各垫一根三角形木条,宋代称“生头木”(清代称“枕头木”)。
飞椽的制作与安装:飞椽的头部尺寸小,尾部尺寸大,传统匠人在施工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口诀,比如“一飞二尾”或“一飞三尾”,即把尾部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做成斜面压在檐缘的望板上。在设计飞椽的长度时要考虑屋面的坡度和檐头琉璃瓦的重量两大因素。
发戗做法:南方气候温暖,积雪不多,因此屋角可翘得更高,弯转如半月,名曰发戗。南式发戗有水戗、嫩戗两种。水戗发戗的双层角梁和翼角的构造与北方的基本相同,只是屋角(南方叫水戗)向外伸出得多和翘得高。
这些步骤和技巧共同构成了古建飞檐结构的完整做法,确保了飞檐结构的稳固性、美观性和防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