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沙面的房子是谁住的
广州沙面的房子在历史上先后由外国人和中国普通居民居住。
外国人居住时期
沙面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成为英法租界,大批西方人来到沙面,建造了上百栋富有欧洲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包括外国领事馆、洋行、银行、教堂和住宅等,主要居住的是外国人。
具体住宅包括:
沙面五街1号,赫德爵士楼。
沙面大街69号,1865年建,现为沙面鸿茶馆。
沙面大街68号,1916年建,曾作苏联领事馆,现为沙面鸿茶馆。
沙面南街24号,汇丰银行宿舍。
沙面一街16、18、20号,民国年间建,曾作印度人住宅。
沙面一街3号,1899年建,曾作东方汇理银行(法),现为CAFE FLEUR。
中国普通居民居住时期
英法租界被收回后,沙面开始住入中国普通居民。新中国成立后,沙面建筑分属于各个单位,许多特色建筑作为单位宿舍分给了普通居民,很多家庭的户口一直延续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