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底测绘
海底测绘是指 对海洋水体和海底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工作。它涉及使用现代测绘技术和设备,对海域进行全面探测、分析、测量和绘制海底地形、水深、海洋地貌、海洋生物、物理和化学特性等方面的海洋信息。
海洋测绘的主要任务包括:
海洋地形勘察:
制作海底地形图、深度图、海底地图、潜水点航线的规划等。
水深与扫海测量:
采集水下地形,以深度信息来保证航道的安全。
海洋工程测量:
服务于海底电缆铺设、海上风电场建设等重要工程。
海洋测绘不仅为航海、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海洋研究提供不同种类的海洋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和基础图件,同时也是保障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海洋测绘可以分为甲乙两级,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30~50年代中期:
开始进行地球物理测量,包括海洋地震测量、海洋重力测量等,利用回声探测数据绘制海底地形图。
1957~1970年:
实施国际地球物理年、国际印度洋考察、上地幔计划等国际科学考察活动,发现大洋中条带磁异常,揭示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下面俯冲的现象。
70年代以后:
广泛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海洋测绘中。
通过这些技术和方法,海洋测绘能够提供全面的海洋信息,支持各种海洋活动,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