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绘成就

中国测绘事业自1950年起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大地网、水准网、重力网和卫星多普勒网的建立

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家大地网、国家水准网、国家基本重力网和卫星多普勒网,并对国家大地网进行了整体平差。参与平差的点数超过5万个,观测值达30万个。国家水准网中,已完成的一等水准测量约93000公里,国家基本重力网包含约40个基本重力点和百余个一等重力点;卫星多普勒网由分布在全国的37个站组成。

卫星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

为发展卫星大地测量技术,研制了卫星摄影仪、卫星激光测距仪和卫星多普勒接收机,并已投入实际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测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航空摄影测量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测绘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完成了全国1:50000(部分地区1:100000)比例尺的测图工作,并正在进行1:10000比例尺的测图工作。在摄影测量技术上已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并正在研制解析测图仪、正射投影仪,研究自动测图系统和航天遥感资料在测绘上的应用。

海洋测绘技术的进步

在海洋测绘方面,采用了新的海洋定位系统,推动了海洋测绘技术的发展。

国家大地坐标系统的建立

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标志着我国首次建立了独立自主、统一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重大测绘工程的实施

国测一大队在珠峰高程测量、南极科考、西部测图工程、海岛(礁)测绘、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地理国情普查、全国国土调查项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精准的测绘服务保障。

测绘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

初步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为核心的测绘法律法规体系,包括3部行政法规、6部部门规章、32部地方行政法规和近百部地方政府规章。

测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

形成了包括管理、生产、科研、教学、出版、技术和信息服务等机构在内的测绘组织体系,测绘资质资格管理、产品质量监督、成果档案管理、地图市场监管以及测绘标准化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

实现了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并迈入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测绘科技水平的提升

测绘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科学事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成就展示了中国测绘事业从传统测绘技术向现代测绘技术的转变,以及在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重大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未来,中国测绘事业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并在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