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区怎么样
广州的社区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化管理
广州的社区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服务内容涵盖了福利、公益、就业、卫生、教育、文化、法律、家政和物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并且正在朝着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按照广州市政府的要求,每个街道必须按每1000人口配套15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服务中心54所,便民利民网点14483个。市政府还安排了1.5亿元资金,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星光计划”,计划建成275个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和场所。
信息化建设
广州市将社区建设的目标归纳为“一个网络”(宽带主干道与接入信息网络)、“两个系统”(社区管理与服务系统)和“三个平台”(信息网络、呼叫中心、城市信息服务终端系统),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即社区服务中心、网络中心、呼叫中心、配送中心)。
社区治理
广州的社区治理有其优势,如居民满意度高达80.9%,社区治理效率较高,有效地畅通了社区居民的诉求。通过四级联动治理体制、加强党建引领、创建幸福社区、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举措取得了较好成绩。
短板方面,区域不平衡、社区内信任度不均衡、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社区的互惠规则缺乏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改进。
社区提升改造
通过持续开展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工作,广州为多方资源搭建联动平台,听取民声民意,将社区品质作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抓手,不断开创人居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居民参与和互动
广州的社区注重居民的参与和互动,通过邀请居民参与选址、方案制定和公示的全过程,以及通过楼栋“意见领袖”的“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度。
文化传承与儿童友好
广州的社区注重文化传承,通过家风的力量和社区活动,增强家庭和朋友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通过建设儿童友好的社区设施,如向日葵亲子小屋,减轻家庭带娃的负担,营造邻里间的互助氛围。
总体来说,广州的社区在专业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社区治理、提升改造、居民参与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未来,广州应继续加强社区治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和居民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