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相关的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GB 31654-2021)是我国 首部餐饮服务行业规范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旨在通过明确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循的卫生规范,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该标准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
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餐饮服务、分隔、分离、易腐食品等关键术语的定义,为标准的执行提供了清晰的基础。
场所与布局
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合理选址、设计和布局,确保场所内部结构与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设施与设备
对供水、排水、餐用具清洁消毒、洗手、照明、通风排烟等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原料采购、运输、验收与贮存
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采购依法取得许可资质的供货者生产经营的产品,并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和贮存,防止食品在采购、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受到污染。
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
规定了餐饮服务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要求,包括初加工、烹饪、食品添加剂使用、冷却和再加热等关键控制点,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
供餐要求
对分派菜肴、整理造型工具和加工围边、盘花等材料的清洗消毒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供餐过程中食品不受污染。
配送要求
规定了食品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要求,确保食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污染。
清洁维护与废弃物管理
规定了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妥善处理废弃物,防止有害生物滋生。
有害生物防治
提出了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有效的有害生物防治措施,防止有害生物侵入和栖息。
人员健康与卫生
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员工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培训
规定了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食品安全管理
提出了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该标准适用于餐饮服务经营者和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包括各类餐饮服务活动。对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按小餐饮管理的餐饮服务活动,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通过实施这一国家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我国餐饮业的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餐饮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