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波尔多红酒分级

波尔多红酒的分级制度主要基于1855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当时拿破仑三世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推广波尔多的葡萄酒。分级制度由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并委托葡萄酒批发商的官方组织Syndicat of Courtiers进行具体分级。最终,Syndicat of Courtiers将酒庄分为五个等级,具体如下:

波尔多庄园酒(Cru Classé)

这是波尔多最高级别的葡萄酒,包括1855年分类中的五大酒庄(拉菲、拉图、玛歌、红颜容和吕萨吕斯酒堡)以及20世纪更加现代的波尔多区域的64个酒庄。

山顶酒庄(Cru Bourgeois)

这个等级是在2018年重新评级后确立的,现在有263个葡萄种植园被授予了这个称号。山顶酒庄的葡萄酒在品质上略逊于波尔多庄园酒。

波尔多区域普通级别葡萄酒(Appellation Bordeaux Contrôlée)

波尔多产区中的大多数酒庄都属于这个等级,生产普通的中档和低档品质的葡萄酒。

波尔多地区的次要级别葡萄酒(Haut-Médoc)

这些酒庄在山顶酒庄之下,在品质上进一步逊一筹。

1855年官方分级详细情况:

超一级酒庄:吕萨吕斯酒堡(d'Yquem)。

一级酒庄:拉菲(Lafite-Rothschild)、拉图(Latour)、玛歌(Margaux)和红颜容(Haut-Brion)。

二级酒庄:包括12个酒庄。

三级酒庄:包括14个酒庄。

四级酒庄:包括11个酒庄。

五级酒庄:包括17个酒庄。

其他补充说明:

产区与等级:波尔多产区的等级不仅限于上述五个,还有其他如格拉夫和圣·爱美隆等产区也有自己的分级制度。

酒庄更名与等级保持:即使酒庄的名称、所有者或葡萄园发生变化,只要其历史上属于等级园,它仍将保持其等级地位。

分级制度的局限性:1855年的分级制度在当时的局限性在于,它主要侧重于左岸地区的酒庄,而右岸的一些著名酒庄如Cheval Blanc并未包括在内。

通过这些分级,波尔多红酒的品质和声誉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并且为葡萄酒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