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不合格的餐具
不合格的餐饮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大肠菌群检出: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在多次抽检中,多家餐饮店的餐具被检出大肠菌群,这表明餐具在消毒或清洗过程中存在问题,未能达到食品安全标准。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
餐具在清洗过程中使用了含有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清洁剂,但这些洗涤剂未能被彻底冲洗干净,导致残留。根据相关标准,餐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含量应不得检出。
消毒不彻底:
部分餐饮单位存在消毒柜“配而不用、用而不严”的情况,消毒柜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餐具消毒不彻底。
清洗不规范:
从业人员在清洗餐饮具时,未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洗刷不严格,清洗不彻底,造成洗涤剂和细菌残留。
为了确保餐具的卫生安全,餐饮单位应加强食品安全自律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餐具的清洗和消毒,并定期检查消毒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餐饮具卫生条件的抽检力度,对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者进行依法查处,督促其履行停止销售、下架、召回等法定义务,以防控食品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