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外文言文翻译

高中课外文言文翻译

《孟子·梁惠王下》

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宋代〕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译文:我写这封信是想告诉您,我和您交游已久,但在讨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合,原因是我们所持的见解多有不同。尽管我想坚持己见,但最终一定不会被您理解,所以我只是简单地回复,不再一一辩解。再次考虑到您对我的厚遇,在反复考虑之后,我认为不适宜鲁莽行事,所以现在我选择不做改变,遵循前人的规矩和旧法,这已是我所不敢领教的了。

《兰亭集序》

王羲之〔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永和九年,癸丑年的春天,我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次修禊活动。众多贤能之士都聚集在这里,老少咸集。这里有着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又有清澈的溪流,环绕在左右,我们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坐在它的旁边。虽然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但一次饮酒,一次吟诗,也足以畅叙内心的情感。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和畅,我仰望着宇宙之大,俯瞰着世间万物之盛,用来纵目四望,舒展心怀,这确实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