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法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是为了 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保障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而制定的法律。
测绘法的解释:
测绘定义:
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
立法目的:
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保障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测绘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测绘活动原则:
包括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障安全等。
测绘管理体制:
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
国家统一制定和实施测绘规划和测绘工程造价的制度,确立统一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基础测绘和其他测绘:
基础测绘包括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其他测绘包括非基础测绘活动。
测绘成果:
通过测绘形成的数据、信息、图件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分为基础测绘成果和非基础测绘成果。
测量标志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国家版图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
法律责任:
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测绘法是我国测绘行业的基本法律,是从事测绘活动和测绘管理的基本准则,是测绘法规体系中的母法,也是制定测绘相关法规和测绘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