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厨具市场现状

截至2024年,海外厨具市场现状如下:

市场主导

中国在全球餐厨用具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中国在钢铁、陶瓷和玻璃餐厨用具的出口额全球占比分别达到67%、66%和49%。

区域市场特点

北美市场:美国是北美市场的主要消费国,年销售量在9000万口以上,包括铝合金、不锈钢及电炊具。供应品牌包括Newell集团旗下的CALPHLON和MIRRO,以及Worldkitchen和all-card等。

亚洲市场:日本市场非常成熟,但由于劳动力成本高,大多数企业已转向高端市场。其他亚洲国家如中国也在积极扩展其市场份额。

欧洲市场:欧洲在高端市场具有显著影响力,尤其在设计和质量方面,德国、法国等国家表现突出。尽管整体市场份额不及中国,但在艺术玻璃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拉美和大洋洲市场:这些市场相对较小,但仍有增长潜力。

非洲市场:非洲市场相对较小,但正在逐步增长。

进出口趋势

出口趋势:2021至2023年,全球主流餐厨用具的进口贸易有所下滑,部分原因是全球经济下滑和贸易摩擦导致的关税提高。钢铁类餐厨用具的进出口贸易呈现逐年下滑状态,而玻璃类则呈现上升态势,可能与消费者对环保、健康生活方式的偏好有关。

进口趋势:美国是最大的进口国,其次是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沙特阿拉伯等。2023年,美国在钢铁、陶瓷、玻璃餐厨用具的进口额在全球的占比分别达到26%、17%和11%。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具备稳定性、标准化及模块化特性的餐厨用具,能够集多功能于一体且节省空间的产品也深受终端用户的青睐。此外,数字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功能场景的多元化拓展也对海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影响。

技术发展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新消费场景的演变,使得海外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高效、环保的餐厨用具。例如,空气炸锅、面包机、烤炉、搅拌机和慢炖锅等小型厨房家电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跨境电商的影响

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为中国餐厨用品制造商出海搭建了高效、快捷的供需匹配机制,进一步加剧了海内外进出口商的竞争。

综上所述,海外厨具市场呈现出中国主导、区域多元化、进出口趋势变化、消费者偏好转变和技术进步等特点。中国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中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但在高端市场仍需进一步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