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借景分析
景观设计中的借景手法非常多样,主要目的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园外的自然或人造景物引入园中,从而扩大景观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并提高园林的艺术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借景方法:
开辟赏景透视线
修剪遮挡视线的树木枝叶,或在园中建造轩、榭、亭、台等作为视景点,以便平视或仰视景物,将远处的山水、建筑等景观纳入视野。
提升视景点的高度
在园中堆山、筑台或建造楼、阁、亭等,使游者能够放眼远望,突破园林的界限,取俯视或平视远景的效果。
借虚景
通过借虚景来实现,例如朱熹的“半亩方塘”和圆明园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都巧妙地借用了“天光云影”。此外,上海豫园中的花墙下的月洞,透露了隔院的水榭,也是一种借虚景的手法。
近借
在园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如靠水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
远借
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
邻借
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
互借
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
仰借
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邻寺的高塔。
俯借
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景物。
应时借
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
借山、水、动植物、建筑等自然和人造景物
如远岫屏列、平湖翻银、水村山郭、晴岚塔影、飞阁流丹、楼出霄汉、堞雉斜飞、长桥卧波、田畴纵横、竹树参差、鸡犬桑麻、雁阵鹭行、丹枫如醉、繁花烂漫、绿草如茵。
借人为景物
如寻芳水滨、踏青原上、吟诗松荫、弹琴竹里、远浦归帆、渔舟唱晚、古寺钟声、梵音诵唱、酒旗高飘、社日箫鼓。
借天文气象景物
如日出、日落、朝晖、晚霞、圆月、弯月、蓝天、星斗、云雾、彩虹、雨景、雪景、春风、朝露等。
通过这些借景手法,园林设计师能够将有限的园林空间与无限的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创造出更为丰富和引人入胜的景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