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测绘标准
公摊面积测绘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 = 公摊系数 × 套内面积
公摊系数 = 整栋楼的公共使用面积 / 整栋楼的套内面积
公摊面积包括的范围
电梯井
管道井
楼梯间
设备间
保安室
变电室
过道走廊
公共门厅
垃圾道
共用墙体
不同住宅类型的公摊面积标准
多层住宅:
一般在10%到13%之间
18层以下的板式住宅:
公摊面积约在13%到15%之间
点式楼盘:
公摊面积大多在15%到17%之间
30层以上的住宅:
公摊通常都在25%左右
其他相关规定
7层以下的住宅公摊率为7%—12%
7层—11层的住宅公摊率为10%—16%
12层—33层的住宅公摊率为14%—24%
别墅类型的住房公摊率是1%—8%
计算依据
开发商在房子交付之前,由房管部门的专业测绘机构对房子的建筑面积和实用面积进行整体测量,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就是公摊系数,每套房子再根据这个系数进行公摊面积的计算,最后报房管部门审核后用于办理产权证
这些标准主要依据《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以及《房产测量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旨在确保公摊面积的公平计算和透明化。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的规划图和报建资料来进行详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