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餐饮疫情后面临什么

北京餐饮在疫情后面临的情况是 复苏但面临多重挑战。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全面消杀和员工核酸检测

2020年6月16日,北京市政府要求所有餐厅进行全面消杀,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呈阴性后才可以继续营业,并且需要随时监测体温确保健康状况。

客流量大幅下降

由于疫情的影响,餐饮业经历了从满客到70%、50%再到只剩一两桌的过程,许多餐厅不仅不赚钱,反而负债累累。有业内专家预测,今年北京餐饮业的倒闭率保守估计可能会达到50%-60%。

员工感染和用工难题

2022年全面放开后,北京餐饮遭遇第一波高峰冲击,员工出现感染症状,影响了正常运营。有些餐饮老板不得不给员工放假,甚至含泪关掉门店。

尽管员工回京率提升,但由于防疫工作需要,员工回京隔离存在限制,导致上岗率仍然较低。连锁餐饮品牌门店复工情况较好,但正餐或偏高端的餐饮企业闭店率相对较高。

疫情防控措施

尽管北京封控管理场所已全部清零,但解封不等于解防,目前进出餐厅仍需戴口罩、量体温、登记信息,餐厅保持桌间距1米以上、每桌两三客人、高频度的消毒杀菌。

消费者信心恢复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的推进和防疫措施的实施,人们的外出就餐需求逐渐回温。尽管人流与疫情之前相比仍有差距,但外出就餐的风险已经大幅度降低,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开始正常社交生活。

建议

加强卫生和安全措施:餐饮企业应持续做好全面消杀和员工核酸检测工作,确保顾客和员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