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馆的简介
河南博物院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8号,是一座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当时确定了开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学校校舍为馆址,为河南博物院的发轫之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变迁,1998年河南省博物馆正式更名为“河南博物院”,并迁至郑州市农业路8号,同年5月1日新馆落成开放。
河南博物院占地面积广大,建筑面积达到7.8万平方米(也有资料称5.5万平方米)。馆内收藏了丰富的文物,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跨越9000年文明史,其中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这些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大,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
步入博物院的大门,便被其庄重大气的建筑所震撼。博物院的设计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体现了河南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彰显了现代文明的魅力。河南博物院不仅是河南省的文化名片,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河南博物院拥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文物包括以下几个:
1. 莲鹤方壶:春秋时期的青铜礼器,被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其制作工艺极为精湛,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河南博物院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博物馆,它包括广场、序幕大厅、基本陈列馆、专题陈列馆、临时陈列馆、文物库房、学术报告厅、电教楼、观众参与和娱乐厅、观众餐饮茶座、观众休息厅、贵宾接待、河南博物馆室、纪念品商场、广播室、计算机中心、文物保护中心,图书资料馆和培训服务楼等部分。建筑群外部还设计有40%左右的园林绿地,形成“馆中园、园中馆”的优美格局。
河南博物院以“发扬固有文化、提倡学术研究、增长民众知识、促进社会文明”为建院宗旨,以建设世界著名博物馆为目标,精心打造公益文化服务品牌,是领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华夏文脉的重要窗口,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是增进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