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的文献综述

课后服务的文献综述

课后服务的相关文献综述

1. 课后体育运动服务

霍美霖和盛新新(2024):研究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与青少年心理状态的关系,发现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与青少年抑郁、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存在显著相关性,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起到中介作用。

胡雅静(2023):探讨了中小学生参加课后体育锻炼对提升体育素养水平和融合家校社资源的价值,并提出了保障机制。

2. 课后延时服务

李伟杰、吴海鸥和韩朦(2023):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研究了我国学校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现状,指出师资力量薄弱、内容形式单一、服务实施欠佳、保障手段有限是发展困境。

孔德清和张春合(2023):发现课后延时服务能提升学生课后体育运动参与的效果。

3. 课后托管服务

国外研究现状:发达国家较早实行课后服务政策,形成理论体系,对国内课后服务政策有借鉴意义。斯皮尔伯格(Spielberger, 2002)从课程设置角度分析了英国政府实施的课后服务政策。

国内研究现状:研究集中在课后托管服务相关政策制度、价值、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吴开俊和孟卫青提出政府应将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4. 课后服务效果

赵茜和钱阿剑(2023):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研究了不同类型课后服务项目对教育质量、公平的影响,发现学业类课后服务项目对学校平均成绩和学生个体成绩提升作用有限,而创造性课外活动对学生成绩提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但也可能扩大成绩差距。

5. 课后体育服务问题

国外相关研究:关注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特征、影响因素,以及生态学理论在体育中的应用。

国内相关研究:探讨小学生参与课后体育服务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教育生态学理论在体育中的应用。

6. 课后服务政策

国外政策:美国自1971年起就出台相关政策,如《儿童全面发展方案》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推动课后服务的纵深发展。

7. 课后服务的国际比较

赵茜和钱阿剑(2023):基于PISA2018测试数据,从学校和学生视角分析不同类型课后服务项目对教育质量、公平的效用,发现多元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教育期望和职业期望,并降低逃学频率。

以上综述显示,课后服务的研究多集中在体育服务、延时服务、托管服务以及服务效果等方面,国内外研究均显示出课后服务对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如师资力量不足、内容单一等问题。国际比较视角下的研究揭示了课后服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