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开区简介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武汉经开区)始建于1991年,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位于武汉市西南,东经114度9分,北纬30度29分,濒临长江,地处市区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距离市中心及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约30分钟路程,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约40分钟路程。

武汉经开区规划控制面积489.7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总人口68.5万人。开发区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工委、管委会代表市委、市政府统一管理开发区各项社会经济事务。

产业发展

武汉经开区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同时拥有电子电器、食品饮料、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现代服务、大健康等现代产业体系。开发区已形成“3335”现代产业体系,即汽车制造、电子电器、食品饮料3大优势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3大战略产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大健康3大重点发展产业,高端装备、智能建造、通用航空、现代物流、高科技农业5大特色产业。

未来规划

未来五年,武汉经开区将打造四个千亿元产业,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四个千亿元产业分别是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战略新兴产业。开发区将“再孕育”一个武汉开发区,这在各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也非常罕见。

交通与区位优势

武汉经开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及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约30分钟路程,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约40分钟路程。开发区位于长江Ⅲ级阶地上,海拔高度在39—43米之间,地质主要由亚粘土、粘土组成,土层致密坚实,具备工业用地各项要求。

生态环境

截至2021年末,武汉经开区森林覆盖率10.5%。开发区属副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0℃,年平均降水量1093.3毫米。

社会事业

截至2021年末,武汉经开区共有小学2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初中13所,高中4所,完中1所;共有医院13所。

荣誉与试点

武汉经开区获批“城市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创新应用”试点、“双智协同发展”试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汇集电动汽车百人会、车百智能网联研究院、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众多平台。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50亿元,工业产值超35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