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能否提起诉讼?
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能否提起诉讼?
在我国,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劳务派遣市场的不断发展,劳务派遣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其中,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后能否提起诉讼,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后提起诉讼的可行性。
一、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的法律依据
-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二、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后提起诉讼的可行性
- 劳务派遣员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劳务派遣员工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而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也存在劳动关系。因此,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后,可以向劳务派遣单位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劳务派遣员工享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务派遣员工作为劳动者,享有上述合法权益。当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后,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后提起诉讼的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后,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总结
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后,有权向劳务派遣单位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劳务派遣员工作为劳动者,享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劳务派遣员工在提起诉讼时,应注意诉讼时效,以免错过诉讼期限。
猜你喜欢:人力资源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