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论文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攻读博士学位,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作为中国最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其在职博士生招生工作备受关注。本文将根据社科院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对论文要求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有意向申请的在职人员了解相关要求。

一、论文选题

  1. 选题原则

社科院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中明确指出,论文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选题应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性,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2)选题应与申请人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相符。

(3)选题应具有可行性,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1. 选题范围

社科院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规定,论文选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1)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学、管理学等。

(2)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研究。

(3)应用研究、政策研究、比较研究等。

二、论文结构

  1. 论文结构要求

社科院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对论文结构提出了以下要求:

(1)论文应包括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2)论文各部分应完整、合理,层次分明。

(3)论文应遵循学术规范,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


  1. 论文内容要求

(1)引言: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

(2)正文:正文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文献综述: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②研究方法:介绍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如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案例分析等。

③实证分析:根据研究方法,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④结论:总结全文,提出研究结论,并对研究局限进行反思。

(3)结论:总结全文,提出研究结论,并对研究局限进行反思。

(4)参考文献:列出论文中引用的文献,遵循学术规范。

三、论文质量要求

  1. 学术价值

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1. 创新性

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提出新的观点、方法或结论。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论文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1. 语言表达

论文应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流畅。

四、论文提交时间及格式

  1. 提交时间

社科院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规定,论文提交时间一般为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


  1. 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应符合学术规范,包括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

五、论文评审

  1. 评审标准

论文评审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选题:选题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性。

(2)论文结构:论文结构是否完整、合理,层次是否分明。

(3)论文内容:论文内容是否充实、有深度,理论联系实际。

(4)论文质量:论文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1. 评审程序

论文评审程序如下:

(1)导师审阅:导师对论文进行初步审阅,提出修改意见。

(2)答辩:论文作者在答辩会上进行论文陈述,答辩委员会进行提问和评价。

(3)修改: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

(4)最终评审:答辩委员会对修改后的论文进行最终评审。

综上所述,社科院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对论文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有意向申请的在职人员应充分了解这些要求,确保论文质量,提高申请成功率。同时,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重学术规范,遵循学术道德,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