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海洋测绘发展概况
海洋测绘的发展可以概述为以下几个阶段:
早期发展阶段
20世纪30至5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开始了对海洋的地球物理测量,包括海洋地震测量和海洋重力测量。利用回声探测数据绘制了海底地形图,揭示了海洋底部的地形地貌,并通过双折射地震法获取大洋地壳的各种地球物理性质,证明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有显著差异。
中期发展阶段
1957至1970年:这一时期实施了多个国际科学考察活动,如国际地球物理年、国际印度洋考察和上地幔计划。这些活动发现了大洋中条带磁异常,为海底扩张说提供了证据,揭示了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下面俯冲的现象,并观测了岛弧海沟系地震震源机制。
现代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海洋测绘开始广泛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测深方面,除了使用单一波束的回声测深仪外,还开始使用侧扫声呐和多波束测深系统,海洋遥感测深也取得初步成功。定位手段由光学仪器发展到广泛应用电子定位仪器,定位精度显著提高。测量数据的处理也采用电子计算机。
21世纪:在这一阶段,海洋测绘技术继续发展,应用空间技术进行海洋大地测量和各种海洋物理场的测量,如海洋磁力测量。卫星测高技术被用于详细探测和研究海洋大地水准面、重力异常、海洋环流和海洋潮汐等问题。海图成图过程中广泛采用自动坐标仪定位、电子分色扫描、静电复印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海洋测量工作从测量航海要素为主,发展到测量各种专题要素的信息和建立海底地形模型的全部信息。综合性的自动化测量设备也有所发展,例如美国研制的960型海底绘图系统。
未来发展
海洋测绘的未来发展将继续利用新技术如空间技术、卫星测高和自动测量设备,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同时,海洋测绘将涵盖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为国家的海洋战略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总结:
海洋测绘从早期的地球物理测量到现代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技术,经历了显著的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展,海洋测绘将继续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