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新规对工资支付有何新规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务外包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劳务外包用工在工资支付方面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如工资拖欠、加班费支付不规范等。为了规范劳务外包用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新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劳务外包新规对工资支付的新规定。
一、明确工资支付主体
新规明确规定,劳务外包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工资支付责任。这意味着,在劳务外包用工中,劳动者与外包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外包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此外,新规还要求外包单位在签订合同时,明确工资支付主体,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二、规范工资支付形式
新规对工资支付形式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外包单位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替代货币支付。同时,新规还要求外包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工资,不得拖欠、克扣或者随意调整工资。
三、加强工资支付监管
新规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劳务外包用工工资支付的监管,对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进行查处。具体监管措施包括:
调查核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劳务外包用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确保工资支付规范。
监督检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对外包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其履行工资支付义务。
举报投诉:劳动者可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形式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报投诉工资支付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
四、明确工资支付争议处理程序
新规规定,劳动者与外包单位发生工资支付争议时,可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具体争议处理程序如下:
调解:劳动者与外包单位发生工资支付争议后,可向双方所在地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仲裁:调解不成的,劳动者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仲裁。
诉讼: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加强劳动保障宣传
新规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劳动保障宣传,提高劳动者对工资支付权益的认识,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具体宣传措施包括:
开展宣传活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定期开展劳动保障宣传活动,普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
提供咨询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为劳动者提供工资支付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劳动者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培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培训,提高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意识。
总之,劳务外包新规对工资支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旨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新规,规范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工资待遇。同时,劳动者也应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猜你喜欢:劳务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