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最早在何书有记载?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它不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那么,牡丹最早在何书有记载呢?本文将带领大家探寻牡丹的起源与发展,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一、牡丹的起源

牡丹的起源地有多个说法,其中较为公认的是中国。据《中国花卉大观》记载,牡丹原产于中国西北部的秦岭、大巴山一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牡丹的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多肉的牡丹”。

二、牡丹的记载

1.《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有一首名为《卫风·硕人》的诗,描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颜如舜华,其状也姣。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颜如玉树,其状也丽。”在这首诗中,“颜如舜华”指的是牡丹,可见牡丹在《诗经》时期就已经被人们所熟知。

2.《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地理志怪小说,其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在《山海经》的《中山经》篇中,提到了牡丹:“山中多牡丹,花大如杯,香闻数百里。”这说明在先秦时期,牡丹已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3.《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由西汉学者刘向编纂。在《尔雅·释草》篇中,对牡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牡丹,叶似蔷薇,花似莲花,色如锦绣。”这表明牡丹在汉代时期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4.《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其中对牡丹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牡丹,一名百两金,一名花王,一名富贵花。其花大如盘,色如锦绣,香闻数百步。”这充分说明了牡丹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三、牡丹的发展

  1. 唐代

唐代是我国牡丹发展的鼎盛时期,被誉为“牡丹之国”。当时,牡丹品种繁多,花色艳丽,成为宫廷和民间争相种植的观赏植物。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描绘了牡丹的生命力。


  1. 宋代

宋代是我国牡丹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的时期,牡丹品种更加丰富,栽培技术更加成熟。宋代诗人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首诗中的“飞鸿踏雪泥”形象地表达了牡丹的坚韧不拔。


  1.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牡丹的栽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牡丹品种更加繁多,花色更加丰富。这一时期,牡丹不仅成为观赏植物,还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清代诗人袁枚在《牡丹》一诗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美丽和富贵。

四、总结

牡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从先秦到明清,牡丹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成为了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牡丹已成为世界园艺宝库中的瑰宝,为人类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美丽。

猜你喜欢:软件本地化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