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与水洗砂质量标准有何差异?

机制砂与水洗砂是两种常见的砂石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水利等领域。然而,它们在质量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从质量标准的角度,对机制砂与水洗砂的差异进行分析。

一、定义及生产过程

  1. 机制砂

机制砂是通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将天然石料加工成符合规定粒度要求的砂石产品。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石料开采、破碎、筛分、清洗、堆放等环节。


  1. 水洗砂

水洗砂是采用水洗工艺,将含泥量较高的天然砂石原料清洗后得到的砂石产品。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石料开采、破碎、筛分、水洗、堆放等环节。

二、质量标准差异

  1. 粒度分布

(1)机制砂:机制砂的粒度分布较为均匀,粒度范围较窄。在国标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中,对机制砂的粒度要求为:0.15mm~5.0mm,且不大于5.0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5%。

(2)水洗砂:水洗砂的粒度分布相对较宽,粒度范围较广。在国标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中,对水洗砂的粒度要求为:0.15mm~5.0mm,且不大于5.0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10%。


  1. 含泥量

(1)机制砂:机制砂的含泥量相对较低,一般在1%以下。这是因为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经过破碎、筛分等环节,可以有效去除石料中的泥分。

(2)水洗砂:水洗砂的含泥量较高,一般在3%以上。这是因为水洗砂在生产过程中,虽然经过水洗工艺,但仍有部分泥分无法完全去除。


  1. 压碎值

(1)机制砂:机制砂的压碎值相对较低,一般在15%以下。这是因为机制砂的原料多为天然石料,石料本身的强度较高。

(2)水洗砂:水洗砂的压碎值相对较高,一般在20%以上。这是因为水洗砂的原料多为含泥量较高的天然砂石,石料本身的强度相对较低。


  1. 砂率

(1)机制砂:机制砂的砂率较高,一般在80%以上。这是因为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经过破碎、筛分等环节,可以有效去除石料中的石粉。

(2)水洗砂:水洗砂的砂率相对较低,一般在60%以下。这是因为水洗砂在生产过程中,虽然经过水洗工艺,但仍有部分石粉无法完全去除。


  1. 水泥用量

(1)机制砂:机制砂的水泥用量相对较低,一般在300kg/m³以下。这是因为机制砂的强度较高,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2)水洗砂:水洗砂的水泥用量相对较高,一般在400kg/m³以上。这是因为水洗砂的强度相对较低,需要增加水泥的用量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三、结论

机制砂与水洗砂在质量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均匀、含泥量低、压碎值低、砂率高,水泥用量相对较低;而水洗砂的粒度分布较宽、含泥量高、压碎值高、砂率低,水泥用量相对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需求和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砂石材料。

猜你喜欢:选矿在线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