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测绘的概念

地貌测绘是指 利用各种测量和遥感技术,对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进行测量、记录和绘制地图的过程。这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等高线测绘:

通过测定一些特征点,连接成地性线,构成地貌骨架,再使用内插法确定等高线在地面上的位置,并最终描绘出等高线。

地貌特征点测定:

包括山顶、鞍部、山脊、山谷等地形变换点,以及山脚点、山坡倾斜变换点等,通常采用极坐标法或RTK法进行测定。

控制测量和高程测量:

控制测量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选择一系列控制点来建立基础网并对该区域的地形数据进行校准与核查;高程测量则是根据一定比例尺的设计图纸在实地确定具体位置。

地形图的测绘:

这通常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在室内测图,但对于面积较小的区域或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也可以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数据记录和地图绘制:

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和地理信息通过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提供依据。

地貌测绘不仅涉及对地面各种要素进行精确测量和绘制,还包括对地形、地貌、建筑物及其他相关设施的空间位置和特征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处理和提供活动。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