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与人工砂在粒度粗细度上有哪些区别?
机制砂与人工砂在粒度粗细度上的区别
在建筑材料中,砂作为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天然砂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机制砂和人工砂应运而生。本文将从粒度粗细度这一角度,探讨机制砂与人工砂的区别。
一、机制砂的粒度粗细度特点
- 粒度分布均匀
机制砂是通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将石料加工而成的,其粒度分布相对均匀。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筛孔尺寸,控制砂的粒度范围,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 粗细度适中
机制砂的粗细度适中,一般介于中砂和细砂之间。粗细度适中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 粒形良好
机制砂的粒形以立方体、球体为主,表面光滑,无尖锐棱角。良好的粒形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裂性能。
二、人工砂的粒度粗细度特点
- 粒度分布不均匀
人工砂是通过人工采挖、筛选等工艺将天然砂加工而成的,其粒度分布相对不均匀。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多的细粉和粗颗粒,导致砂的粒度范围较宽。
- 粗细度偏细
人工砂的粗细度偏细,一般介于细砂和特细砂之间。粗细度偏细的砂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较多的孔隙,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 粒形较差
人工砂的粒形以长条形、针状为主,表面粗糙,存在尖锐棱角。较差的粒形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降低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三、机制砂与人工砂粒度粗细度区别的原因
- 加工工艺不同
机制砂采用破碎、筛分等工艺加工,能够有效控制粒度分布和粗细度。而人工砂主要依靠人工采挖、筛选,难以保证粒度分布和粗细度的均匀性。
- 原材料不同
机制砂的原材料为石料,经过破碎加工,粒度分布相对均匀。人工砂的原材料为天然砂,粒度分布不均匀,且含有较多的杂质。
- 筛分设备不同
机制砂采用振动筛、圆振动筛等筛分设备,能够有效控制粒度范围。人工砂的筛分设备相对简单,难以保证粒度分布的均匀性。
四、结论
机制砂与人工砂在粒度粗细度上存在明显区别。机制砂粒度分布均匀,粗细度适中,粒形良好;而人工砂粒度分布不均匀,粗细度偏细,粒形较差。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砂种,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猜你喜欢:磨矿专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