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法测绘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是为了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保障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而制定的法律。以下是该法的主要内容:
总则
目的: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保障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定义: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
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
测绘活动应当使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执行国家统一的测绘技术规范和标准。
基础测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测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机制,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公众服务。
界线测绘和其他测绘
涉及国家秘密、军事设施的测绘活动,应当遵守国家秘密、军事设施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
测绘资质资格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测绘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测绘活动。
测绘执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测绘执业资格,并按照执业规范开展测绘活动。
测绘成果
测绘成果的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依法保护、合理利用、有效利用的原则。
测绘成果的提供和使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
测量标志保护
测量标志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应当加强保护,禁止损毁或者非法移动测量标志。
监督管理
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
违反测绘法律法规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附则
本法自2017年4月27日起施行,2002年8月29日第一次修订,2005年8月5日第二次修订。
以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主要内容概述,具体条款和详细内容可参考相关法律法规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