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场景感分析

景观设计中的场景感分析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场所精神、细节设计以及人与场所的互动等。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分析: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景观设置反映了人对于自然的回归和自然属性的彰显。人们追求安静、自然和舒适的环境,景观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

社会属性:建筑物代表城市中人生活的社会属性,而景观则通过其设计传达出人的精神层面的含义,如梅、兰、竹、菊等植物所代表的品质。

场所精神

场所特性:场所精神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的集中体现,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表现。它是一种总体气氛,通过定向和认同,人和场所精神之间产生互动。

意义创造:重“场所”而非重建筑物的设计本质在于彰显场所精神,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场所,从而使人得以栖居。

细节设计

绿化网格:对绿化的网格划分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多样性,加强了道路的引导方向性。然而,这种设计在实际使用中缺少人活动的构筑物,导致景观区域在多数时间下仅满足视觉感知,缺乏人活动的气氛。

人活动空间:设计中缺少使人停留的构筑物,使得景观区域成为纯粹的视觉景观,导致在下课人流如织的情况下,景观区无人问津。

人与场所的互动

参与和逗留: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营造成为衡量指标之一。要使栖居过程有意义,必须遵从场所精神,提供参与和逗留的可能性空间。

视觉与体验:景观设计应超越单纯的视觉感知,创造丰富的体验,使人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