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新标准对国家标准有何补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对建筑用砂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保障建筑用砂的质量和安全,我国于2011年发布了《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国家标准。然而,随着机制砂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原有标准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我国于2019年发布了《机制砂、石》(GB/T 14685-2019)新标准,对国家标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机制砂新标准对国家标准的补充进行详细阐述。
一、定义与分类
- 定义
新标准对机制砂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明确了机制砂是指由人工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的砂料。
- 分类
新标准对机制砂的分类进行了细化,将机制砂分为I类、II类、III类三个等级,其中I类为最高等级,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砂浆等;II类适用于一般混凝土、砂浆等;III类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砂浆等。
二、技术要求
- 粒度组成
新标准对机制砂的粒度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满足一定的标准,以保障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性能。
- 含泥量
新标准对机制砂的含泥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含泥量不得超过一定比例,以避免影响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性能。
- 破碎指标
新标准对机制砂的破碎指标进行了补充,要求机制砂的破碎指标应满足一定的标准,以保障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性能。
- 比表面积
新标准对机制砂的比表面积提出了要求,要求比表面积应满足一定的标准,以保障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性能。
- 钙镁含量
新标准对机制砂的钙镁含量提出了要求,要求钙镁含量不得超过一定比例,以避免影响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性能。
三、试验方法
新标准对机制砂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增加了多项试验项目,如粒度组成、含泥量、破碎指标、比表面积、钙镁含量等,以全面评估机制砂的质量。
四、应用领域
新标准对机制砂的应用领域进行了补充,明确了机制砂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砂浆、路基、填方等工程,为机制砂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五、实施与监督
新标准对机制砂的实施与监督进行了补充,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机制砂的质量监管,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总之,机制砂新标准对国家标准的补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定义与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应用领域、实施与监督。这些补充和完善为我国机制砂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用砂的质量和安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智能化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