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测绘工作原理
水利测绘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测量、地面点位置的确定以及角度测量等方面。以下是具体的原理说明: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测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通过测量地球自然外表来确定的。地球表面有高山、平原、深谷、丘陵和海洋等地形。
由于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均匀,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有微小起伏变化的复杂曲面。为了计算和绘图方便,通常选择旋转椭球体面或地球椭球体面来代表地球的形状。
地面点位置的确定
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需要三个量:平面坐标和高程。
地理坐标通过地轴和地球上任意一点P的平面与地球外表的交线确定,包括经度和纬度。经度从首子午线起算,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纬度从赤道起算,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
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是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基本工作之一,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水平角测量:通过测量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所形成的夹角来确定。水平角的数值范围为0°~360°。
竖直角测量:测量同一竖直面内,一点到目标的方向线与特定方向线(通过仪器横轴中心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角值范围为0°~±90°。
地形特征点的测定
地形测绘需要测定地物及地貌特征点的位置,这些特征点包括转折点和交叉点等,通过这些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