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论文的文献综述

应收账款论文的文献综述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财务健康和运营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对应收账款管理研究的综述,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对策:

国内研究现状

应收账款管理问题

林芳(2016)指出账务管理不规范、坏账呆账管理不足和无定期对账等问题,并提出搭建账款分离管理体系、全面跟踪调查对方企业现金流、制定赊销审批进度等对策。

张琳(2005)提出新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型,强调信用管理、赊销政策、信用风险评估、追溯管理和考核等方面。

韩晓艳(2021)发现企业内控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如管理制度和流程衔接不紧密、流程信息化不足等。

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张园和张思洁(2017)讨论了家电行业赊销贸易带来的便利和潜在风险,强调科学管控的重要性。

徐德顺和马军海(2018)认为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有利于微观经济基础加固和宏观财务管理。

国外研究现状

应收账款风险识别

Chenhall(2004)认为应收账款管理需结合公司实际特征。

Mary Ella Gainorl(2014)提出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和同行业对比来客观科学地识别风险。

Danish(2015)强调内控手段与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相结合的重要性。

应收账款风险评价

Rick N. Francis(2012)建立包含应收账款和现金流量指标的数学模型进行风险预测和评价。

Gunya V(2014)运用统计学方法为企业建立应收账款风险评价模型。

内部控制应用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中强调防范客户信用风险、加强会计控制、应收账款坏账管理等。

综合分析

应收账款管理研究历史悠久,国外研究较为成熟,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研究重点包括风险识别、信用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

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对策,如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制定赊销政策、加强信用风险评估、优化内部控制流程等。

应收账款不仅是资金回收的工具,也是企业建立客户信任的工具,合理控制赊销金额和期限是关键。

结论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健康的关键,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管理对策和模型。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以降低风险,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