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派遣与劳务外包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用工方式也在不断演变。近年来,建筑派遣与劳务外包成为行业用工的重要形式。然而,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建筑派遣与劳务外包的法律法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派遣与劳务外包的法律法规变化进行梳理。
一、建筑派遣法律法规变化
- 《劳动合同法》的修订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对建筑派遣用工进行了规范。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筑派遣用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用人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派遣工;
(2)派遣用工不得超过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0%;
(3)派遣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不得少于2年;
(4)派遣用工单位应当依法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出台
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建筑派遣用工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条例明确了以下内容:
(1)用人单位使用派遣工应当与派遣机构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派遣工的岗位、数量、期限、工资、福利待遇等事项;
(2)派遣工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3)派遣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发布
2014年1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建筑派遣用工。规定明确了以下内容:
(1)用人单位使用派遣工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派遣工的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福利待遇等事项;
(2)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派遣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3)派遣工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二、劳务外包法律法规变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修订
2017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修订,对劳务外包合同进行了规范。修订后的合同法规定,劳务外包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内容:
(1)外包项目的名称、范围、内容;
(2)外包项目的期限、质量要求、验收标准;
(3)外包项目的费用、支付方式;
(4)双方的权利义务;
(5)违约责任。
- 《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外包管理的通知》的发布
2018年5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外包管理的通知》,对劳务外包合同进行了规范。通知明确了以下内容:
(1)劳务外包合同应当由双方当事人签订,明确外包项目的名称、范围、内容、期限、质量要求、验收标准等事项;
(2)劳务外包合同应当约定外包项目的费用、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事项;
(3)劳务外包合同应当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违约责任。
三、总结
总之,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建筑派遣与劳务外包的法律法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用人单位在实施建筑派遣与劳务外包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用工合法合规。同时,劳动者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校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