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测绘步骤

地质测绘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室内资料查阅

搜集和研究已有的地质资料,如区域地质图、地貌图、构造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及其文字说明,以及相关的气象、水文、地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等。

现场踏勘

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测绘区的地质情况和问题,合理布置观察点和观察路线,选择实测地质剖面位置,拟定野外工作方法。踏勘方法包括按固定路线进行踏勘,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寻找地形控制点并抄录坐标和标高资料,询问和搜集洪水及其淹没范围等情况,了解工作区的供应、经济、气候、住宿及交通运输条件。

编制测绘纲要

编制测绘纲要,内容包括工作任务情况(目的、要求、测绘面积及比例尺)、工作区自然地理条件(位置、交通、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特征)、工作区地质概括(地层、岩性、构造、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

现场测绘工作

沿着一定的观察路线进行沿途观察,在关键点上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测量和取样。注意将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克服孤立观察的偏向,并将工程地质条件与拟进行的工程活动特点联系起来,预测工程地质问题的性质和规模。

绘制地质剖面图

根据踏勘结果,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表示横过构造线方向上地质构造在地表以下的情况。图件内容应包括图名、剖面方向、比例尺、地形轮廓、地层层序、位置、代号、产状、岩体符号、岩体出露位置、岩性和代号、断层位置、性质、产状、地物名称等。

室内整理

将现场测绘的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整理,编制成地质图件和报告,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补充观察和修正

在测绘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手图进行必要的补充观察和修正,以提高测绘质量。

控制测量

根据需要,进行矿区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为后续的地形图测绘及工程测量提供基础数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全面、系统地进行地质测绘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