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怎么移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移动景观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被动型景动和主动型景动。

被动型景动

自然风力:利用自然风的变化吹动植物、旗帜或其他悬挂物,产生动态效果。例如,爱知世博园中的多个国家展馆采用了动态变化的立面,使他们的展馆在建筑群中脱颖而出。乌克兰馆外墙上装饰了一大批小风车,东南亚某国展馆悬挂着一整面墙的彩条塑料软板,随风舞动。

阳光角度:通过设计景观的朝向,利用阳光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来产生光影效果。这种方法常见于庭院设计中,通过树木和建筑的投影变化,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

水流:利用水流的力量来驱动景观元素,如流水雕塑、水车等。这种方法在中国江南的园林中较为常见,如利用流水夯米装置来创造动态的景观效果。

主动型景动

机械装置:通过机械装置使景观元素运动。例如,荷兰著名的“西八”事务所创作的舒伯格广场上,一组高大的机械臂灯占据了主景的位置。游客通过灯柱下的控制器,就可以操控机械臂变化姿态,照亮广场的不同部位,也随时调整着整个广场的景观面貌。

互动设施:设计互动设施让游客参与其中,产生动态效果。例如,在德国沃尔夫斯堡某公园的湖边,游客可以用水枪射击水中的浮靶,这种互动方式不仅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也使景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建议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根据具体场地条件、预算和设计理念选择合适的动态景观方法。被动型景动更适合于自然条件较好的环境,而主动型景动则适合需要更多人为参与和互动的场所。通过巧妙结合这两种方法,可以创造出既美观又富有动感的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