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公园景观设计文案
秦皇岛公园景观设计文案
一、设计理念
秦皇岛公园的景观设计以“滨水、生态、融合、宜居”为核心理念,旨在打造一处城市与水的对话空间。通过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引入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整合步道、座椅、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展示、灯光等多种功能和设施,使公园成为城市居民进行户外滨水活动的最佳场所,并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二、设计目标
1. 尊重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坚持保护、减量、再用和循环与再生理念,让自然做功,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合作,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
2. 打破通常水利和园林工程的设计模式,不再走“硬化河岸”的老路,以最简约的设计、最经济的人工干预,对有利用价值的自然元素进行保护性改造,使景观设计成为“生存的艺术”。
三、设计特点
保护和完善绿色基底:
严格保护原有水域和湿地,严格保护现有植被,不砍一棵树,避免河道的硬化,保持原河道的自然形态,对局部塌方河岸,采用生物护堤措施,在此基础上丰富乡土物种,包括增加水生和湿生植物,形成一个乡土植被的绿色基地。
建立连续的自行车道和步行系统:
沿河两岸都有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并与城市道路系统相联系,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安全可达性都很好的场所。木栈道或穿越林中、或跨越湿地,使得公园成为慢步者的天堂。
引入红色飘带:
一条红飘带延绵于东岸林中的线性景观元素,既有多种功能;它与木栈道结合,可以作为座椅与灯光的结合,而成为照明设施;与种植台结合,而成为植物标本展示廊;与解说系统结合,而成为科普展示廊;与标识系统相结合,而成为一条指示线。
七进八出绕轻音:
长桥平卧,栈道依林,设计七进八出的空间布局,形成环绕水畔林地的轻音,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空间体验。
火红邀云,水漾泛舟:
通过透水树脂粘接红色玻璃碎粒,形成一条穿越林地与滨水之间的红飘带,宽度由1.5M到2.4M之间变化,为游客提供独特的视觉体验。
四、总结
秦皇岛公园的景观设计通过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融合文化、提升宜居性,将一条原本脏乱差的河流廊道改造成一处充满魅力的城市休憩地。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场所,还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和旅游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