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绘技术的发展
GPS测绘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卫星定位技术到现代的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演变。以下是GPS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期卫星定位技术
罗兰--C:工作在100KHZ,由三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导航工作区域2000KM,一般精度200-300M。
Omega(奥米茄):工作在十几千赫,由八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可覆盖全球,精度几英里。
多卜勒系统:利用多卜勒频移原理,通过测量其频移得到运动物参数(地速和偏流角),推算出飞行器位置,属自备式航位推算系统。误差随航程增加而累加。
卫星三角网和 卫星测距网:通过地面观测站对卫星进行摄影测量和激光测距,建立全球卫星三角网和卫星测距网,精度和覆盖范围得到提升。
子午卫星导航(多普勒定位)系统
子午仪计划:1958年美国开始研制军用导航卫星,1960年发射世界第一颗子午导航卫星,取代传统的无线电导航系统。
GPS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GPS技术的起源: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的研究项目,旨在建立全球定位技术,1978年第一颗GPS卫星发射成功,1983年向民用开放。
GPS技术的应用:GPS技术以其高精度、覆盖范围广、可靠性强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工具,应用于移动通信、智能交通、农业、港口物流、航空航天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