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貌类型有哪些

地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需求进行划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貌分类方法:

按高低起伏程度分类

平地:图幅内绝大部分的地面坡度在2°以下,比高一般不超过20m。

丘陵地:图幅内绝大部分的地面坡度在2°~6°之间,比高一般不超过150m。

山地:图幅内绝大部分的地面坡度在6°~25°之间,比高一般在150m以上。

高山地:图幅内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25°以上地区。

按土质和成因分类

石灰岩地貌

黄土地貌

沙漠地貌

雪山地貌

火山地貌

按形态的完整程度分类

一般地貌

特殊地貌。特殊地貌是指地表受外力作用改变了原有形态的变形地貌和形态奇特的微地貌形态,如冲沟、陡崖、陡石山、崩崖、滑坡、孤蜂、峰丛、溶斗、沙丘、沙窝、小草丘、土柱溶斗等。

按其他特征分类

山顶:按其形状的不同分为尖山顶、圆山顶和平山顶,特别高大陡峭的山顶称为山峰。

鞍部:两山顶相邻之间的低凹部分,形如马鞍。

山脚:山体的最下部位。

山脊:从山顶到山脚或从山顶到鞍部凸起的部分。

基于遥感技术的分类方法

设定语义分类值法:通过设定地形属性阈值、模糊分类属性隶属度等,将地形分为不同的基本类型。例如,周成虎等利用地形起伏度、海拔的属性阈值自动将中国陆地地貌分成25个基本类型。

按地貌形态成因分类

构造地貌

侵蚀地貌(包括河流地貌、湖泊地貌、海洋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

堆积地貌(包括风积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等)

火山地貌

海岸地貌

沙漠和沙丘地貌

冰川地貌

雅丹地貌

黄土地貌

丹霞地貌

喀斯特地貌

冰缘地貌

湖泊地貌

重力地貌

热融地貌

人为地貌

按地形的具体特点分类

山地:海拔较高,坡度较陡,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分为低山、中山、高山和极高山。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地形起伏和缓,坡度较小,地表形态多样。

平原:地势平坦,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高原:海拔较高,地势平坦,边缘陡峭,气候寒冷,空气稀薄。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内部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这些分类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例如,在中小比例尺地形测图中,主要按照地面坡度和比高来划分地貌类型;而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中,则可以采用更为复杂和精细的分类方法,如设定语义分类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