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测绘要求

管道勘察测绘要求如下:

中线测量

按照定线确定的线路中线桩,测出管道的中线。

提供中线成果表,包括中线桩的桩号、坐标、转角、里程、高程。在平面转角处,提供中线折线成果。

坐标系统若地方部门无要求,坐标系采用西安80(如当地有要求,采用当地坐标系),高程系采用85国家高程(可采用当地)。

转折点应标注固定坐标点和高程参照点。

各桩转角按管道正输方向的左角,转角标注到“秒”。计算曲线的夹角为:左角小于180°时,夹角=180°-实测左角;左角大于180°时,夹角=实测左角-180°。

本工程里程,按本次定线的起点为0+000,有曲线时,曲线段按实际曲线长度计算里程,即按相邻管道中线桩坐标平差后的坐标反算距离,并减去切曲线差再计算各桩的里程。高程精确到“”,里程标注到“”。

线路纵断面图

线路纵断面图比例为一般段横1:1000;纵1:100。

测量站点要求,测量站点以能真实反映地面及中线实际状况为原则,平坦地段站点间距为20米一个高程点;地形变化较大或地形复杂地段,如公路、冲沟、水渠、浜、塘、泾等站点应加密,直至反映实际地形。加密点亦需标注里程数。

凡是穿越公路(铁路)、高压线、光缆等,应测出线状地形物中线与管线中线的夹角。

平面示意图中应表示出管线穿越三级以上公路的自身里程和标注路面名称、等级和宽度。在断面图下方的平面示意图中标注管线中线两侧各50米以内的地面、地下建构物的形态和距管线中心线的距离。

带状地形图

以能准确反映地形、地物、地貌为原则。

带状地形图的比例为1:1000。

带状地形图测图宽度为管道中心线两侧各100米。

对高差较大的地形,等高距为1米。

提供AutoCAD2004版电子图形文件,带状地形图图幅为2延长。

在带状地形图与纵段面图上标识出里程及桩号,并相互对应。

地下管线的探测

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规格(圆管的外直径)。

地下市政设施测量,应在带状地形图上,标明与管线平行或相交的地下管道、电缆等地下市政设施、构筑物的名称、口径,地下市政设施及构筑物的测量范围为平行管道中线两侧各20米,市政设施包括城市各专业功能设施。

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的图幅为2延长。

采用AutoCAD2004版,图中汉字及数字应规范清晰。

小型穿越工程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简单的勘察方法,或参照有关工程,按地质类比法提供资料。

小型穿越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在确定的穿越断面上两岸及河床布置勘察点(河床内勘探点不应少于2个)。勘探深度一般为5m左右。遇粉细砂及软粘土,适当加深,但最深以10m为限。只进行地层野外描述,不采取土试样分析试验。

测试数量

土壤电阻率、杂散电流每100米测量1处。

土壤分析(实验室测量)、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及自然腐蚀电位每公里1处。具体数量可视具体情况调整,但要求测试数据能基本反映工程沿线环境腐蚀的全貌。

以上要求应根据具体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