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绘地形地势特征

测绘地形地势特征通常涉及以下步骤和方法:

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建立平面控制坐标系,通常包括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测量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通常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以确定控制点的高程。这些控制点作为地形测图的依据。

碎部测量

平面位置测量:碎部点的平面位置通常用极坐标法测定。测量时,使用测图板上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通过望远镜照准碎部点,并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

高程测量: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测量者通过视距仪测量测站至碎部点的高程,并按测图比例尺在测图板上截取相应长度,确定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

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在测绘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个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记录在测图板上或数字记录设备中。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校正、拟合和分析,提取有用的地形信息,并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涉及使用插值算法、轮廓提取算法等地形特征提取方法。

地图符号与表达

地图符号:根据地形特征选择合适的地图符号,如等高线、地物符号等,以便将地形特征可视化和传达给使用者。

图例编制:编制图例,说明各种地图符号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地形图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