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标准重量每立方米有何规定?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沥青路面、建筑填充等工程中。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那么,机制砂标准重量每立方米有何规定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机制砂的定义及特点

机制砂是通过机械破碎天然岩石或人工骨料制成的砂。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具有以下特点:

  1. 粒度均匀:机制砂的粒度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2. 纯度高:机制砂中杂质含量较低,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 压缩模量高:机制砂的压缩模量较高,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 耐磨性差:机制砂的耐磨性相对较差,长期使用后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二、机制砂标准重量规定

  1. 国家标准规定

我国《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标准对机制砂的重量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标准,机制砂的标准重量如下:

(1)0.15mm~5.0mm粒级的机制砂,其堆积密度应不小于1500kg/m³。

(2)5.0mm~16.0mm粒级的机制砂,其堆积密度应不小于1400kg/m³。

(3)16.0mm~31.5mm粒级的机制砂,其堆积密度应不小于1300kg/m³。


  1. 地方标准规定

部分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机制砂的重量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例如,广东省《建筑用砂》DB/T 4703-2010标准规定:

(1)0.15mm~5.0mm粒级的机制砂,其堆积密度应不小于1550kg/m³。

(2)5.0mm~16.0mm粒级的机制砂,其堆积密度应不小于1450kg/m³。

(3)16.0mm~31.5mm粒级的机制砂,其堆积密度应不小于1350kg/m³。

三、影响机制砂重量的因素

  1. 破碎设备:破碎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机制砂的粒度和质量,进而影响其重量。

  2. 破碎工艺:不同的破碎工艺对机制砂的粒度和质量有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其重量。

  3. 原材料:原材料的种类、粒度、含泥量等都会影响机制砂的重量。

  4. 粒度分布:机制砂的粒度分布越集中,其重量越大。

四、结论

机制砂标准重量每立方米的规定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制砂,并严格控制其质量。同时,还应关注影响机制砂重量的因素,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自动化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