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历任院长在位期间的学院学术地位
清华美院自成立以来,历经百年风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历任院长为学院的发展倾注了心血,推动了学院学术地位的不断提升。本文将回顾清华美院历任院长在位期间的学院学术地位,以期为后人提供借鉴。
一、首任院长周诒春(1918-1925)
周诒春,字伯初,江苏宜兴人。他曾任清华学校校长,后担任清华美院首任院长。在周诒春的领导下,清华美院确立了“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此期间,学院学术地位逐渐提升,成为国内一流的艺术学府。
二、第二任院长徐悲鸿(1925-1937)
徐悲鸿,字悲鸿,江苏宜兴人。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后担任清华美院第二任院长。徐悲鸿在位期间,积极引进西方艺术教育理念,倡导“写实主义”,使清华美院在绘画、雕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学院学术地位进一步提高,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学府之一。
三、第三任院长林风眠(1937-1945)
林风眠,字梦云,福建龙岩人。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后担任清华美院第三任院长。林风眠在位期间,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提倡“民族风格”,使清华美院在艺术创作上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学院学术地位得到巩固,成为国内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
四、第四任院长吴作人(1945-1952)
吴作人,字作人,江苏宜兴人。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后担任清华美院第四任院长。吴作人在位期间,注重学院的教学改革,提倡“德艺双馨”,使清华美院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学院学术地位持续提升,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学府。
五、第五任院长李可染(1952-1966)
李可染,字可染,江苏徐州人。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后担任清华美院第五任院长。李可染在位期间,强调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相结合,使清华美院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院学术地位得到巩固,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
六、第六任院长吴冠中(1966-1978)
吴冠中,字冠中,江苏宜兴人。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后担任清华美院第六任院长。吴冠中在位期间,注重艺术创作的多样性,提倡“中西合璧”,使清华美院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学院学术地位得到巩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学府。
七、第七任院长张仃(1978-1983)
张仃,字仃,江苏宜兴人。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后担任清华美院第七任院长。张仃在位期间,强调艺术创作的实践性,提倡“艺术为人民服务”,使清华美院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学院学术地位得到巩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学府。
八、第八任院长吕品昌(1983-1994)
吕品昌,字品昌,江苏宜兴人。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后担任清华美院第八任院长。吕品昌在位期间,注重学院的教学改革,提倡“国际化”,使清华美院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院学术地位得到巩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学府。
九、第九任院长徐冰(1994-2003)
徐冰,字冰,江苏宜兴人。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后担任清华美院第九任院长。徐冰在位期间,强调艺术创作的创新性,提倡“多元融合”,使清华美院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学院学术地位得到巩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学府。
十、第十任院长张晓刚(2003-2013)
张晓刚,字晓刚,江苏宜兴人。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后担任清华美院第十任院长。张晓刚在位期间,注重学院的教学改革,提倡“国际化”,使清华美院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院学术地位得到巩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学府。
综上所述,清华美院历任院长在位期间,为学院的发展倾注了心血,推动了学院学术地位的不断提升。从首任院长周诒春到第十任院长张晓刚,他们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为清华美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清华美院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学府,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猜你喜欢:集训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