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鱼怎么养好吃
流水养鱼是一种高效的养殖方式,要想养出好吃的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水质条件:
流水养鱼的水质要求清爽,呈中性或弱碱性,无工业或农药污染,无明显油膜浮沫。水源要充分,水中溶氧不得低于每升5毫克。一年中要有6个月以上适宜的水温,水流速度在20至30厘米之间,不低于15厘米。水温过低时,可在流水池前增建一个晒水池升温。严禁暴雨后浑水入池。
鱼池位置:
选择背风向阳,沟溪两岸,水库坝下,村前屋后建池,底质以铺细沙为好,自然水位落差要在2米以上。
鱼池结构:
池堤用碎石砌成,鱼池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边长3-4米,面积10至40平方米,池深1.5米。各池进水口独立,能掌握水量,并设有栏鱼栅栏防逃,水流匀称,循环到角,池底形成滞水区,便于捞取鱼类。
放养鱼种:
选择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的草鱼为主要品种,搭配少量鲤、鲫、鳊鱼。每平方米投放规格为0.5尾,鱼种不能太小,否则适应不了流水密养,摄食力量差,生长速度慢。
流速流量:
流速掌握在每秒0.3至0.6米,流速流量过大鱼易消耗体力,过小鱼易缺氧致死。流速流量还应依季节气温而变化,一般春季缓流,夏季急流,冬季微流。
人工投喂:
流水养鱼完全依靠人工投喂饲料,以青饲料为主,颗粒饲料为辅,一般在30-40分钟吃完为好。水温在23℃以下按鱼体重3-5%投喂,23℃以上按鱼体重5-10%投喂。此外,应留意防洪、防堵、防逃、防病,冬春季用3%的食盐或0.025ppm孔雀石绿防治水霉病。
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滤池及滤料,及时刺穿、翻动滤料层,及时冲洗滤池,滤池和沉淀池要及时排污,及时充气增氧。保持水体交换量在5-6次/小时,进水应从鱼池上部流入,排水孔应设在鱼池最低处。
合理喂食:
根据鱼类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按时喂养,并注意控制饲料的量,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喂食过多会导致鱼儿肠胃不适,而喂食过少则会影响鱼类的生长。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情况,如发现异常行为或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害蔓延。使用食盐或孔雀石绿等药物防治水霉病等常见疾病。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流水养鱼的效率和鱼类的品质,从而养出好吃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