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模范人物

夏坚白(1903年11月20日—1977年10月27日),江苏常熟人,中国当代测绘事业的开拓者,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大地天文学奠基人,同时也是优秀的社会活动家和重操守的教育家。他曾任同济大学校长、武汉测绘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以及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中的首位测绘科学家。

任秀波,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国测一大队)办公室主任,被称为“最美自然守护者”。他曾两次参加珠峰高程测量,在海拔7028米处写下入党申请书,并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如中国公路网、国家重力网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任秀波在海拔7500米突遇特大暴风雪时,为方便操作仪器,冒着双手被截肢的危险摘下羽绒手套进行20多分钟的测绘作业,成功将重力测量推进到海拔7790米高度,创下了当时我国重力测量最高纪录。

张衡(78年—139年),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和大地测量学家,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被誉为“木圣”(科圣)。

刘先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测绘专家,被誉为测绘界的“工人师傅”。他一直致力于航空摄影测量理论与航测仪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鄂栋臣,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国著名极地测绘专家。他曾五次远征南极、四次赴北极科考,是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三站的创建人之一。鄂栋臣教授在南极现代地壳运动、重力场、南极地球形状结构特征和冰盖环境变化、3S(GPS、RS和GIS)技术集成在南极应用研究等科学领域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李德仁,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测绘遥感信息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工作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测绘遥感领域的认可和尊重。

这些人物在测绘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仅推动了测绘科学的发展,还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