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测绘的步骤

工程测量测绘步骤如下: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图纸的各有关数据,如总平面图的定位尺寸、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基础图的各部位尺寸,并在熟悉图纸时做好记录。

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情况,检查、核实建设方所提供的原有测量控制点,并办理与建设方对测量点的确认工作。根据测量控制点,放出现场平整线。

检查校正测量仪,如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标尺、钢尺等,在使用前都应做好校正工作,以保证测量精度。

制定测量计划,按施工进度要求、精度要求,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图纸中数据计算和绘制测量草图。

测量数据的处理

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计算和分析,以及如何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

准备工作:包括仪器的校准、测量区域的踏勘、测量方案的制定等。

实地测量:按照测量方案进行实地测量,注意仪器的稳定性和测量的准确性。

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时间、地点、仪器设置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利用专业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测量放样流程

准备工作:确定测量放线的基准点,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经纬仪、铅垂仪、水准仪,制定测量放线方案。还需要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的基本参数、线性、高程等。

测量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建筑物进行测量定位,确定建筑物的位置、方向、尺寸等参数。

建立控制网:在施工区域内建立控制网,包括轴线控制桩、高程控制点等,以方便后续的测量放线工作。

放样:依据设计图纸和控制点,放出建筑物的轮廓线和细部尺寸线,或者放出道路的基准线、曲线、纵断面等。

校核与调整:对放出的轮廓线和细部尺寸线进行校核,如有误差应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测量放线的准确性。

质量检测与控制:对放样结果进行检测,确保放样的准确性。

记录与验收:对测量放线结果进行验收,并做好记录,记录应包括测量放线的依据、方法、结果等。

后续工作:如需在特定位置标记或钉桩等,以固定放样位置;对于道路工程,可能还需要进行水准仪的整平和读数计算,以确保混凝土浇筑高程的正确性。

这些步骤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验收的整个过程,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