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2018年进行项目范围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项目范围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预算完成。2018年,随着项目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如何进行有效的项目范围管理成为了许多项目经理和团队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在2018年进行项目范围管理。

一、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

  1. 确定项目目标:在项目启动阶段,首先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这有助于确保项目团队对项目方向达成共识,为后续的项目范围管理奠定基础。

  2. 定义项目范围:项目范围是指项目需要完成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目标、交付成果、项目边界等。在定义项目范围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客户需求:了解客户对项目的期望,确保项目满足客户需求。

(2)项目目标:根据项目目标,确定项目所需完成的工作。

(3)项目边界:明确项目的范围,避免项目范围蔓延。

(4)项目约束:考虑项目预算、时间、资源等约束条件。

二、制定范围管理计划

  1. 制定范围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是指导项目范围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制定范围管理计划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1)范围管理流程:明确项目范围管理的工作流程,包括范围定义、范围确认、范围控制等。

(2)范围管理工具: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范围管理工具,如甘特图、范围说明书等。

(3)范围管理职责:明确项目团队成员在范围管理中的职责和分工。


  1. 范围管理计划的执行与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对范围管理计划进行审查和调整,确保项目范围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范围定义

  1.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WBS是将项目范围分解为可管理的任务和子任务的过程。在创建WBS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分解原则:将项目范围分解为更小的、可管理的任务。

(2)唯一性原则:每个任务只能属于一个层级。

(3)可管理性原则:任务应具备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1. 编制范围说明书:范围说明书是描述项目范围、目标、边界、假设和约束的文件。在编制范围说明书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背景:介绍项目背景、目标、范围等。

(2)项目范围:详细描述项目范围,包括项目目标、交付成果、项目边界等。

(3)项目假设和约束:列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假设和约束。

四、范围确认

  1. 评审范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范围进行评审,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目标完成。评审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1)范围评审会议:组织项目团队、客户、利益相关者等召开范围评审会议,对项目范围进行讨论和确认。

(2)范围变更请求:对项目范围变更请求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变更符合项目目标和预算。


  1. 确认范围:在项目结束时,对项目范围进行确认,确保项目交付成果符合客户需求。

五、范围控制

  1. 范围蔓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范围蔓延现象。项目经理应采取措施控制范围蔓延,包括:

(1)明确项目范围:确保项目团队对项目范围有清晰的认识。

(2)变更控制:对范围变更请求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变更符合项目目标和预算。

(3)沟通与协调:加强项目团队与客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范围蔓延。


  1. 范围控制工具:运用范围控制工具,如范围变更请求、变更日志、范围控制矩阵等,对项目范围进行监控和控制。

总之,在2018年进行项目范围管理,需要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制定范围管理计划,进行范围定义、确认和控制。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目标和预算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预算管理工具